沂蒙紅色文藝創作 [報告文學] :徐剛等關于魯南戰役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陳毅等人在魯南戰役中我軍繳獲的美制坦克前留影
魯南戰役是中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在山東省魯南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戰役,亦稱“嶧棗戰役”。魯南戰役是繼1946年12月宿北戰役之后進行的又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1947年1月2日至20日,山東和華中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等指揮下,進行了魯南戰役。戰役歷時19天,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26、第51師師部、4個旅及1個快速縱隊,共53500人,繳獲美制坦克24輛,榴彈炮、野炮、山炮89門,汽車474輛。戰役結束后,陳毅寫下《魯南大捷》詩篇:“快速縱隊起如飛,印緬桂來自鼓吹。魯南泥濘行不得,坦克變成廢鐵堆,快速縱隊今以矣,二十六師汝何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蔣賊應淚垂。”
在反映魯南戰役的報告文學中,著名的有徐剛的《蔣軍勁師兵敗如山倒》,劉亮等人的《快速縱隊的覆滅》,牧華的《奪車英雄葉照田》,辛冠潔的《太子堂戰場上》,志樸的《平山之戰》,陳夏的《棗莊攻堅》,丁九、冠潔、季直的《會見馬勵武中將》,莊重的《訪周毓英中將》等。
《快速縱隊的覆滅》描寫人民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當快速縱隊準備突圍時,解放軍高曹團吹起沖鋒號,急速向敵開火,不到20分鐘,就押下大批俘虜,繳獲了美制大炮。敵人的坦克、輕重汽車,亂作一團,在四面八方沖上來的解放軍勇士面前,一籌莫展。最后敵快速縱隊二三九團團長陳維金、副團長陳志學,號令全部放下武器。他們受到解放軍的歡迎,也得到全團官兵的擁護。
《會見馬勵武中將》記述在嶧縣戰斗中放下武器的國民黨整編第二十六師中將師長馬勵武的情況:第一次見到馬勵武,他談了開始氣勢浩大,不久就四面楚歌,陷入重圍。第二次是陳毅接見馬勵武,熱情和他握手說:“我們從此是朋友了。”第三次會面是華東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唐亮宴請馬勵武。第四次是經過一個階段學習后,馬勵武表示要“盡一己之力,使和平、民主、獨立早日實現”。
《訪周毓英中將》,記述作者訪問國民黨整編第五十一師中將師長周毓英情況。周毓英非蔣介石嫡系部隊,受到蔣介石的虐待。他談得最多的是對蔣介石的不滿,透露出一支“雜牌軍”在內戰中的悲慘。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地址:http://www.52eke.com/ymwh/hongsewenhua2/2023-10-17/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