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紅色文化的主要內容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沂蒙紅色文化時間跨度:1921年—1949年,共計28年時間,分兩個階段:
(一)1921年至1938年初
王盡美(1898年—1925年),山東莒縣人(原屬臨沂市),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是山東黨組織早期的組織者和領導者。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被推舉為山東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后,被發展為外埠會員。同年冬,與鄧恩銘等人發起成立勵新學會,出版《勵新》半月刊,宣傳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山東乃至全國的傳播、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自1938年初至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時間長達十一年多。
1、紅色文化代表性歷史人物
(1)在沂蒙山區戰斗、生活過的元帥、將軍們。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肖華、谷牧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據統計,1955年至1988年授銜的10位元帥1500多位將軍中,有3位元帥、2位大將、18位上將、37位中將以及少將等400余人在沂蒙山區戰斗過。
(2)烈士辛銳-山東“姊妹劇團”團長,創辦《大眾日報》的劉導生、匡亞明等,創建濱海建國學院劉導生等老一輩文化工作者
(3)以“沂蒙母親”、“沂蒙六姐妹”、“沂蒙紅嫂”等為代表的沂蒙英雄群體。
2、紅色文化活動
(1)抗大一分校。
成立于1938年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一分校(簡稱抗大一分校),任命周純全為一分校校長,韋國清為副校長兼訓練部長,李培南為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于1939年隨八路軍115師挺進山東,1940年1月5日,校部歷時43天,行程3000里,轉移到山東抗日根據地沂南中心區的孫祖東、西高莊一帶。此后的6年,校部扎根沂蒙山區辦學,經常流動于沂南、蒙陰、臨沭、莒南、費縣(大部分時間駐守費縣)等廣大鄉村,為山東培養了14000余名黨政軍干部。直到抗日戰爭勝利,1945年10月,全體教職員工挺進東北,于吉林通化歸屬抗大總校建制,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2)“八大劇團”的故事。
1939年12月,抗大一分校文工團進入山東,在魯中山區的沂水、孫祖、垛莊一帶駐扎活動。1940年3月,該團與山東縱隊宣傳大隊、戰士劇社參加了在蒙山的聯合公演,演唱《生產大合唱》等。同年12月,山東縱隊三支隊宣傳隊,為紀念抗日犧牲的司令員馬耀南而正式命名為“耀南劇團”。另有為革命獻出年輕生命的烈士辛銳擔任首任團長的山東“姊妹劇團”。1941年3月17日至27日,由省戰工會教育處及省文協主持在沭水縣劉莊鄉淵子崖村舉行八大劇團聯合公演,參加演出的有抗大一分校文工團、一一五師戰士劇社、山東縱隊魯藝宣傳大隊、山東抗敵自衛軍宣傳大隊、省婦聯姊妹劇團、山東縱隊教導旅突進劇社、魯南黎明劇社、突進三分社等八個劇團,史稱“八大劇團”。這是山東抗日根據地音樂工作者的一次大聚會、大檢閱,轟動一時。1942年5月,山東縱隊魯迅宣傳大隊到渤海清河軍區與耀南劇團、區黨委魯迅宣傳大隊及其它宣傳隊集中,在博興縣六區顏家坊互相觀摩演出。1943年4月,山東文協主辦成立濱海藝術大隊,艾力任隊長兼音樂教員,并由他指揮演出了《黃河大合唱》。1944年5月,膠東文協為了指導農村音樂文藝活動,調膠東軍區前線劇團整編為文協文藝實驗劇團。同年12月,渤海軍區一分區宣傳隊成立。1945年8月,山東軍區文工團在丁家莊舉行紀念抗戰勝利演出。在抗日根據地,農村劇團也十分活躍。在魯中南地區,莒南縣的劇團有143個,沂南縣有110個。在渤海區,僅以三分區10個縣不完全數字統計,就有1607個,這些劇團演出了大量的新劇、秧歌劇、民間音樂等。當然,這些劇團規模較小,演出形式也較簡單。
在抗日根據地以外,也有少量的業余音樂團體組織音樂活動。1942年,王殿玉在山東鄆城組織成立了東魯雅樂團,先后在曲阜、濟寧、兗州等地演出。在青島有溪音歌詠團、青島圣樂團,還有進步師生組成的聯合歌詠團、濟南教聯歌詠隊等。
(3)《沂蒙山小調》 、《永遠跟黨走》(又名《你是燈塔》)等歌曲的創作與傳唱。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這首流傳于抗日戰爭時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中國優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調》,唱紅了沂蒙山區,風靡了齊魯大地,正以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走向全世界。
《沂蒙山小調》誕生于費縣馬頭崖鄉白石屋村。“沂蒙山小調”起源于沂蒙山區當地的花鼓調。
1940年10月,抗日戰爭處于最困難的階段。位于沂蒙山區費縣北部山區的馬頭崖鄉白石屋村雖然貧窮、偏僻,但群眾基礎好,且隱蔽、安全。當年,抗大一分校在這一帶工作、學習,文工團就駐在這個村里?!兑拭缮叫≌{》就在這時由兩位年輕的文工團員李林(現為上海歌劇院顧問)和阮若珊(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創作的。歌曲最初的題目是《反對黃沙會》,曲調是他們根據山東逃荒到東北賣唱人所唱的曲調,加工整理而成的。
當時,沂蒙抗日根據地建立不久,日寇經常“掃蕩”,以國民黨臨沂專員張里元為首的頑固派也時常騷擾破壞抗日根據地。他們還利用當時反動道會門黃沙會與抗日軍民對抗。為掃除抗日障礙,費東工委和行署,向黃沙會會首和下層會眾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動派的嚴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終,我軍不得不決定使用武力解決。當時抗大文工團的任務,就是以文藝宣傳為武器,積極配合這一行動。全團一面在前線開展對敵人的政治攻勢,一面深入到黃沙會最盛行的沙溝峪、馬頭崖等地召開干部群眾座談會,進行調查研究和宣傳教育,同時搜集創作素材?!兑拭缮叫≌{》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下白石屋的一間亂石砌墻、茅草蓋頂的簡陋民房里創作出來的。當時歌曲的題目叫《反對黃沙會》,歌詞共分8段,內容主要是控訴黃沙會的罪行, 揭露黃沙會的陰謀。
由于歷史原因,這首歌沒有在當時的報刊媒體上發表。但它卻通過阮若珊、李林等眾多文工團員們的多次演唱,傳遍了山東各根據地。后來,隨著形勢的發展,歌曲傳遍了全國,歌詞保留了前兩段,不斷變換著后面的內容,其中以1953年山東軍區文工團李銳云、李廣宗、王印泉三同志續寫的后兩段歌詞流傳時間最長。但無論怎么改,阮若珊所寫的前兩段歌詞從1940年到現在基本沒變。
此歌一經唱出,很快傳遍了魯中、魯南、濱海、膠東、渤海各抗日根據地,受到了廣大軍民的普遍喜愛。以后又流傳到華北、東北各抗日根據地。群眾盛贊“南有《茉莉花》北有《沂蒙山小調》”,這首歌成了久唱不衰的紅色經典歌曲。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喜愛這首歌曲,并隨著形勢的發展,又不斷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它、充實它、完善它。后來漸漸撇開了反對黃沙會的詞句,換上了抗日救國、反對投降的內容,如揭露國民黨頑軍的“光吃軍糧不打仗,一心一意要投降”;揭露漢奸“勾結鬼子來‘掃蕩’,奸淫燒殺喪天良”等,給它注入了更強的時代精神。建國以后,經過群眾的不斷加工修改,保留了原作的前兩段歌詞,第三段改成新詞,方成今日的歌頌沂蒙山區風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調》:
《沂蒙山小調》已經蜚聲國內外,許多優秀的歌曲和器樂曲都是根據它改編創作的,像舞劇《沂蒙頌》的音樂、呂劇《補天》的音樂、柳琴獨奏曲《春到沂河》等。2006年3月,在首屆中國民族管弦樂作品征集大賽中,由《沂蒙山小調》改編成的大型民族交響樂取得第4名,實現了山東省30年來大型交響樂在全國獲獎零的突破。
2009年,無論是臨沂市精心打造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還是在山東舉行的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多種方式演繹的《沂蒙山小調》貫穿始終。十一運開幕式執行總導演劉冠麟表示,全運會在山東舉辦,開幕式不僅在視覺上展現山東特色,在聽覺上也要展現山東特色,《沂蒙山小調》是山東音樂最具有代表性的,在這里使用《沂蒙山小調》恰如其分。
《沂蒙山小調》雖然在歌詞上隨時變化,但是曲調始終保有“優美、歡快、味濃、情深”的特點,傳唱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最終演變成了歌頌黨的領導、歌頌沂蒙山的秀麗風光和沂蒙人民幸福生活的歌曲。
《跟著共產黨走》誕生地——沂南縣孫祖東高莊村。“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著航行的方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們永遠跟著你走,人類一定解放!”這首《跟著共產黨走》(又名《你是燈塔》)廣為傳唱,《跟著共產黨走》創作于1940年6月,曲作者王岳,原名王承駿,筆名久鳴,詞作者沙洪。兩人當時都在山東沂蒙山區的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學?;I備召開首次黨代會,校政治部發出通知,號召全校師生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獻禮。文工團黨支部書記史屏和主任袁成隆交給了時任文工團副主任的久鳴一個任務:創作一首歌頌黨的歌曲,兩人各用了10分鐘,就創作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很快傳遍了山東各個解放區,后來又傳到了蘇皖等解放區,成為宣傳革命、發動群眾的有力武器。
(4)《大眾日報》在沂水縣創刊。
1939年1月1日,《大眾日報》在沂水縣城西四十余里的王莊——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駐地創刊。最初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的機關報。1945年冬至1949年春改為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報,后為中共山東省委機關報,出版至今,是中國共產黨現存黨報中出版時間最長的報紙之一。劉導生、匡亞明分別擔任報社社長和總編輯,《大眾日報》的創刊,開創了山東報業史的新紀元,并在中國現代新聞事業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抗戰烽火中的紅色號角”其創刊號現存于臨沂市檔案館、沂水縣檔案館及沂水縣云頭峪村《大眾日報》創刊地紀念館。
在報社籌備過程中,沂水的《青年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肚嗄陥蟆肥窃谝仕h組織領導下,由當地愛國知識青年李戴、馬民等自費編印的一張民間油印小報,開始名為《民生三日刊》,后改為《青年報》。該報擁護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積極宣傳抗日救亡運動,深受群眾歡迎?!洞蟊娙請蟆啡狈Ρ匾奈镔|裝備,《青年報》的全體人員就于1938年11月中旬,帶著私人所有的油印機、收音機、電話機和步槍加入到《大眾日報》的創刊工作中,為《大眾日報》提供了必要的裝備。
《大眾日報》是沂蒙根據地辦報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報社初建時50多人,到1947年發展到1200余人。報紙初創時為鉛印3日刊,爾后逐漸改為二日刊、日刊。開始發行量3000份,到1947年發行3.5萬份?!洞蟊娙請蟆窂膭摽?947年10月19日于莒南縣大店轉移去五蓮縣,報社機關在沂蒙山區歷時8年零10個月又19天。先后輾轉于臨沂的9個縣計30余個村莊。在頻繁的戰斗中,報社人員先后有300多人犧牲在沂蒙山區。沂蒙人民為支持和保護《大眾日報》,做出了重大貢獻。云頭峪村原建有《大眾日報》創刊地紀念堂、紀念碑,今紀念堂遷往王莊村沂蒙山革命根據地。
《大眾日報》始終堅持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同時又密切聯系群眾,忠實報道群眾抗日熱情。在抗日戰爭的各個時期,在任何艱難的境遇中都堅持出報、送報,真正起到了黨的喉舌的作用,起到了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機關報的作用。始終堅持扎根于民眾,反映民眾呼聲,積極向民眾宣傳黨的抗日政策,提高民眾抗日意識。大眾日報》也因其言論和報道的準確性、時效性和文字的生動性、編排的活潑性贏得了抗日根據地民眾的歡迎和支持。而它在任何艱苦的環境下都堅持出報、堅持送報的精神更體現了工作人員的敬業精神,也為我們今天研究山東抗日戰爭的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5)濱海建國學院的興辦
1941年5月為適應山東革命根據地建設需要,在中共山東分局領導下,由中共濱海區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創建的濱海建國學院,為山東解放區培養了大批文化人才,輸送了大批優秀干部。劉導生同志任首任校長兼書記,解放后歷任北京市委書記、市政協主席。其后經歷了濱海公學、臨沂大學、山東教育干校、臨沂師范??茖W校和臨沂教育學院等發展階段,1998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當年全國招收本科生的兩所試點??茖W校之一。1999年3月,教育部批準臨沂師范??茖W校與臨沂教育學院合并建立臨沂師范學院。2010年11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臨沂大學。
(6)新華社山東分社的誕生地——山東省臨沭縣利城村
新華通訊社山東分社于1941年6月28日創立于山東省臨沭縣利城村。為適應山東抗日斗爭形勢需要,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在大眾通訊社基礎上組建成立新華社國內分社中的第一個省級分社——新華社山東分社。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長李竹如同志兼任分社社長。
山東分社成立當天,即以“新華社山東分社”電頭播發了《八路軍破襲 敵偽皆望風披靡》、《清河區廣大青年涌上抗日哨崗》、《泰山區實行統一支差辦法》等六篇消息。在戰事頻繁、通訊簡陋、人員偏緊的條件下,新華社山東分社與在延安的新華總社建立了正式呼號,負責向新華總社傳送有關山東的新聞稿件,將黨中央、毛主席的重要指示迅速傳至山東抗戰前線;同時,直接為我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及時準確決策提供可靠訊息;充分發揮了其黨和人民耳目喉舌的職責,起到了宣傳群眾、鼓舞士氣、打擊敵人的橋梁紐帶作用。1945年8月14日,新華社山東分社播發電訊稿件,報道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第一個省政府——山東省政府成立。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山東分社不畏艱辛,舍生忘死,通過一篇篇報道,宣傳黨的政策,鼓舞人民群眾,打擊敵人氣焰。尤其是對孟良崮戰役、山東人民支前、劉鄧大軍渡黃河、魯西大捷、解放濟南等重大事件,山東分社采寫了大量報道,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了令人難忘的一頁。其間,山東分社先后有10多位同志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原新華社社長穆青深情地指出,戰爭年代表現出色的山東分社及華東總分社,成為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的搖籃。
(7)山東新華書店誕生地—莒南縣洙邊鎮后凈埠子村
1941年3月,中共山東分局、省戰工會、八路軍一一五師、抗大一分校、大眾日報社由魯中轉移到莒南縣洙邊一帶。一一五師在后凈埠子村建立了戰士印刷廠。1944年7月6日,中共山東分局在后凈埠子村抗日軍政小學舉行了山東新華書店成立大會,由此山東新華書店在莒南縣洙邊鎮后凈埠子村正式成立.
山東省新華書店舊址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成3院30間房屋。分為廣場(紀念碑、建設碑記、綠化帶、停車場)、碑廊、圖片展室、實物展室、領導生活辦公區、地下印刷所、新華亭等幾個部分。圖片展室主要展示建店前、建店后各個時期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業績等紀實圖片。實物展室主要展示當年的印刷機器、排版印刷工具、出版和發行的圖書、交通工具、發行工具等。領導生活辦公區展示當年使用的辦公生活用具。地下印刷所展示當年的印刷機器、排版印刷工具。碑廊展示黨、政、軍及出版發行系統老領導為山東新華書店的題詞。
60年過去了,舊址一直保留,并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于2002年9月27日被臨沂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由省新華書店投資,莒南縣新華書店負責施工,對舊址按原貌進行了修復和維護。修復后的舊址總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建成3院26間房屋。
2004年6月,山東新華書店舊址被臨沂市委批準為“臨沂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莒南縣教育局列為“全縣中小學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山東新華系統職工思想教育基地”,7月,又被列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成為發揚光榮傳統,弘揚新華精神的革命傳統教育課堂。
(8)山東省第一個團支部的誕生地——莒南縣筵賓鎮金溝官莊村
1946年11月,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建立青年團的提議,中共中央華東局青委首先在莒南縣金溝官莊進行建團試驗。1946年10月24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山東省第一個團支部在這里建立。金溝官莊團支部的成立,推動了山東團的組織的發展與壯大,標志著山東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開端。
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大地是一塊紅色的土地,1942年誕生的濱海區成為青年團的搖籃,山東抗日根據地的中心莒南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山東省黨政軍指揮機關長期駐在這里。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抗日根據地的青年們參軍參戰,學文化,抓生產,莒南縣成為山東省“雙減”實驗中心縣。當時這里是一片“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人民好喜歡”的繁榮景象。
1946年11月5日,中共中央發布了《中央關于建立民主青年團的提議》,要求各解放區試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作為新時期青年運動的核心。她的任務是:同民主青年聯合會配合起來,團結全國廣大青年,為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而斗爭。1946年12月初,根據黨中央的建議,中共華東局和濱海地委、莒南縣委派魯釗(省青聯組織部長)、張明曉(濱海區青聯主任)、楊榮生(莒南縣青聯主任)等同志組成工作組到溝頭區(現筵賓鎮)金溝官莊搞建團試點。
金溝官莊位于莒南西部,是抗戰初期解放的老根據地村莊之一,有著扎實的群眾基礎。1942年村里成立了青救會,組織了青抗先,他們堅持邊沿區的反“掃蕩”斗爭,配合主力打擊敵人。村里還辦起冬學、識字班,成立了莊戶劇團。
1946年12月24日晚上,在金溝官莊村一間尋常的茅草屋中,山東省第一個新民主主義團支部——金溝官莊團支部誕生了。這天晚上,首批發展了12名團員,舉行了入團儀式,成立了團支部,選舉了紀丕福任團支部主席(團支部書記),紀丕祥、韓玉強、紀新美為團支部委員。1947年1月,華東局召開青年工作會議,推廣了金溝官莊建團的經驗。這時齊魯大地正在進行的是決定中華命運的大決戰。在魯南、萊蕪、孟良固的三大戰役中,齊魯青年血灑戰場,奉獻青春。莒南縣涌現出紅嫂式的英雄人物梁懷玉、尹德美。廣大男女青年抬擔架,做軍鞋,送軍糧,金溝官莊的董玉森、王子同等在火線上入黨。隨后在解放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青年成為土改運動的生力軍。
(9)戰地托兒所的興辦
1939年,徐向前率領的半路軍115師到達沂蒙山區,為支援抗戰前線,沂南縣馬牧池鄉的沂蒙母親王換于興辦戰地托兒所,主動承擔起撫養烈士和將帥后代的重任,先后有4I個孩子在托兒所生活上學,其中包括徐向前的女兒和兒子、羅榮桓的女兒等一大批革命后代,由于缺少糧食,自己的四個親生骨肉因為營養缺乏先后夭折,而她所撫養的孩子全部活了下來,她被譽為偉大的母親、“沂蒙紅嫂”。
建國后,沂南縣在紅嫂故里建起了馬牧池鄉中心小學,馬牧池鄉中心小學前身就是抗戰時期“沂蒙母親”王換于創辦的戰地托兒所。2010年5月17日,被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辦公室正式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山東沂南換于紅軍小學”。紅軍小學的發展受到各級領導的廣泛關注,學校也因此成為沂南縣打造紅色品牌、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2012年11月16日,沂南換于紅軍小學優秀學生馬文聯同學和劉玉軍校長代表沂南換于紅軍小學,參加了在北京釣魚臺舉行的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習近平主席為紅軍小學建設發表重要批示五周年暨全國紅軍小學優秀學生頒獎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王漢斌同志、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同志、新當選的黨的十八屆中央委員李從軍同志等領導出席了會議并為紅軍小學優秀學生進行了頒獎,該校學生馬文聯榮獲全國紅軍小學優秀學生稱號。
(10)沂蒙精神的誕生
巍巍沂蒙山聳立起無私奉獻的豐碑,滔滔沂河水訴不盡沂蒙兒女對黨的無限忠誠。沂蒙是一塊紅色的熱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培育下,沂蒙人民與山東一起,共同創造了“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精神。
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山區420萬人,有20萬人參軍入伍,120萬人參戰支前,10萬先烈血灑疆場,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全國抗日楷模村”淵子崖,用乳汁救傷員的“沂蒙紅嫂”,冒著生命危險掩護和撫養革命后代的“沂蒙母親”、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雄群體至今讓人動容。“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就成為沂蒙精神的內涵。
3、紅色文化基地
主要包括:臨沂市區的華東革命烈士紀念館、沂蒙精神紀念館;莒南縣大店鎮山東省政府舊址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河東區新四軍最后一個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沂南縣山東省戰時推行工作委員會舊址;蒙陰縣沂蒙六姐妹紀念館;蒙陰縣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費縣大青山突圍戰紀念館;莒南縣嶺泉鎮淵子崖抗日保衛戰紀念遺址等等。(牧自)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地址:http://www.52eke.com/ymwh/hongsewenhua2/2022-12-18/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