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議舉行
zhangzuoqin 沂蒙在線 2023-10-21 21:02:27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臨沂市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議舉行
任剛講話 李長勝出席 張寶亮主持 崔鳳友邊峰出席
10月16日至19日,臨沂市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議舉行。這次會議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總結工作、檢驗成效、交流經驗,加快推動沂蒙鄉村振興實現質的跨越。市委書記任剛出席并講話,省委第十二巡回督導組組長李長勝出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寶亮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崔鳳友、市政協主席邊峰出席。金秋時節,沂蒙大地山清水秀、蔬果飄香。16日至19日上午,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全市14個縣區的“百千工程”片區、農產品供應基地和加工園區(企業)等42個項目,認真聽取相關情況介紹,詳細了解片區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群眾致富等各方面情況。大家邊走邊看、邊思邊議、比學互鑒,共同探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突破之策、特色之路。19日下午,召開總結交流會議,通報觀摩成績,宣布全市“十佳鄉村振興項目”,沂水縣、臨沭縣、費縣作典型發言,羅莊區、高新區、沂河新區作表態發言。
任剛在講話中,首先對觀摩作了總結點評。他說,本次觀摩的項目,無論是規模體量、科技含量,還是發展層次、質效水平,較以往都有了新的提升。過去一年,全市上下同心、艱苦工作、各方協作,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下一步,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緊盯產業整合集約、做大規模、延長鏈條、增值增效,高度重視、態度謙虛、作風扎實、真抓實干,努力提升把優質特色資源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能力,加快沂蒙鄉村聚勢蝶變。任剛強調,要提高思想認識,看到“三農”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貢獻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臨沂力量的政治責任。全市各級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創造性地抓落實,務求實效抓落實,走群眾路線抓落實,依靠鮮明的獎懲導向抓落實,全力推動臨沂向農業強市轉變。
任剛要求,要堅定目標方向。堅持“12345”總體思路,突出農民這一主體,加快城鄉二元融合,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三產貫通,實施“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協同,促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振聯動,全面建設實力的鄉村、農民的鄉村、活力的鄉村、宜居的鄉村、奮進的鄉村。要堅定不移抓好“四雁工程”、特色產業、精深加工、“百千工程”、循環經濟五項重點工作,帶動沂蒙鄉村全面振興。任剛強調,要抓實關鍵環節。要突出精深加工,樹牢工業思維,從工業的來源、就業的渠道、增值的路徑來把握,做大做強現有企業,招大引強提升檔次,全力賦能產業振興。要強化合作,加快農民合作社建設,支持組建聯合社,提高組織化程度,推動共同富裕。要優化生態,堅持“一縣一品”,圍繞特色產業深耕細作,注重全鏈條、全過程、整體性發展,打造覆蓋加工、設計、品牌、會展、物流、電商等環節的完整服務鏈,力爭做到最好。要強化資源利用,摸清閑置宅基地數量、規模、布局,研究整合使用規程,優化、激活、盤活閑置資源,挖掘潛在價值,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要重視科技,做好種業文章,建好科研院所專家、鴻雁人才、農技推廣隊伍,加快農業數字化發展,以創新助推鄉村振興。要聚焦務實,緊盯“百千工程”,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黨建引領、共建共享,以人為本、群眾滿意,從整治環境入手,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功能性建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沂蒙好例貢獻更多力量。
張寶亮在主持時強調,要堅定信心、打造樣板,把思路、理念、機制集中到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上來,錨定“走在前”的目標,拿出“當標桿”的狀態,積極主動推動謀劃工作。要保持定力、久久為功,按照市委“12345”工作部署,深化拓展“四雁工程”、特色產業、精深加工、“百千工程”、循環經濟五項重點工作,定規劃、定目標、定路徑、定項目、定責任,因縣、因鄉、因村制宜抓好落實。要守正創新、堅守初心,突出群眾至上、均衡發展、富民導向、增值賦能、常態長效,切實做到務求實效。要共識共為、凝聚合力,抓好年底考核和政策支持,確保抓落實見真章、硬措施見實效,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
市級領導班子部分成員,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市委農委成員單位和部分金融機構主要負責同志,各縣區(開發區)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政府(管委會)分管負責同志、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
來源于臨沂日報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地址:http://www.52eke.com/xxzx2/2023-10-21/8130.html